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包头地方组织的恢复与发展(4)

发布日期:2021年05月27日   作者:包头党史    来源:包头党史    【字体: 】  


参加过罢工的工人孙天鸿


中共包头铁路支部和工会小组活动的场所(今东河火车站东官房附近)


(二)建立中共包头铁路支部


1933年,中共绥远特委以包头火车站为中心,开展了铁路工人运动。包头铁路段的500余名工人、职员,多数经历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罢工斗争,具有了一定的阶级觉悟。刘仁深入到铁路工人中,联络在大革命时期参加罢工的老工友,同时和新工友交朋友,了解工人劳动、工资和生活情况,启发他们的觉悟,教育他们只有斗争才能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。绥远特委在工人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,建立起中共包头铁路支部(当时简称为“铁支”),由包头铁路职工业余学校听差张廷珍担任书记,支部成员有裴凤山和包头铁路扶轮小学工友陈正平等5人。同时成立了赤色工会小组,50余人参加。

1933年8月24日至9月15日,包头铁路段连续发生铁路工人反对“包工制”的罢工及反对“恢复包工、包伙”、反对“拘押和殴打工人”、反对“新章”和要求增加工资、“减少工作时间”的斗争。

绥远特委从四十一军抽派共产党员马某某(名不详)、张某某(名不详)二人深入包头铁路工人中做宣传、动员工作。他们协助铁支和赤色工会小组启发铁路工人认清“包工制”剥削的事实,将工人们的斗争情绪调动起来。反对包工制的斗争首先在铁路七分段养路工人中酝酿,道班和飞班的工人听说后也参加进来。新任铁支书记裴凤山秘密到磴口(今包头东河区东兴)、萨拉齐、美岱召等沿线各站道班联络动员,得到工人一致拥护。在工会小组的组织下,包头车站成立了“反包工头委员会”、纠察队,工人们将印发的300多份传单,贴满包头及附近各站。8月24日早晨,数百名铁路工人聚集在包头火车站广场开会。绥远特委派来的马某某宣布罢工开始,并将铁路工人“取消工头”、“不准开除工人”、“各开各支”等8项要求的《意见书》送交段长于宪龙,要他签字盖章。于宪龙对此或装病,或推诿。第四天傍晚,工会小组组织数百名工人一齐拥进段长于宪龙的院子里,一边示威,一边高喊口号。在工人们的强大压力下,于宪龙被迫在《意见书》上签字盖章,并当场宣布:工人自己起伙,每月实领全部工资,废除包工制,自9月1日起执行。工人们情绪高涨,高呼口号欢庆胜利。这时,于宪龙想趁机溜走,被工人代表揪住,代表要求:“办就办个痛快,把兄弟们的名字改过来!”原来这也是于宪龙等人的一笔额外收入。当时,铁路有个规定,每年腊月工人发双薪。可是许多工人都是顶替别人的名字干活,年终双薪都被段长和工头冒领了。工人们抓住时机,迫使于宪龙将工人们的名字一一改了过来。

此次包头铁路工人罢工斗争的胜利,震动了整个平绥线和国民党反动当局。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代主任何应钦派大批侦探和山西宪兵,到包头镇压工人运动,逮捕6名工人。但是,罢工提出条件的实现,使工人们得到了实惠。大家决心保卫胜利果实,坚持斗争到底。罢工之后,“反对工头委员会”改为“工程处工人委员会”。

针对包头铁路工人开展的罢工活动,刘仁于9月中旬赴北平向中共北方局进行汇报,负责秘书工作的李华生传达了北方局的三点指示:1.建立赤色工会领导机关,建立工会中的党团组织,提高与加强赤色工会地位与作用,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。2.在工人群众中宣传上次斗争的经验与教训,讨论、布置今后的斗争,发展和开展武装工人运动。3.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与内蒙古王公勾结进行“内蒙自治”的阴谋,揭露国民党卖国投降政策,开展反帝运动的工作,采取各种斗争形式,使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。

打倒“包工制”后,段长、工头、监工不甘于失败。1934年1月15日,段长以奉路局命令为名,以调动道班董长仲等8名工会积极分子到西直门、张家口车站工作为借口,声称如不愿调动就必须承认“包工制”。8名工人不服,被开除。工人们群情激愤,特委派人到铁路工段召开组长会,指出这是对工人队伍的分化瓦解,是恢复“包工制”的阴谋诡计,并组织工会小组发宣言、贴标语、拍呼吁电报。工会小组代表还向路局理事会提出反对开除工人、反对恢复“包工制”的具体要求和口号。这次斗争得到南口火车站和正大路工会的声援和支持。

路局看到事态扩大,便请车房和机厂两处工人出面调停,工段长唆使几个工人同乡极力破坏。此时,工会小组干事因不能为工友谋利益而引咎辞职,被开除的工友也已自动离开工作岗位,使斗争失去了目标,工人们的情绪也低落下来。

段长和工头们以为他们取得了胜利,便到处散布恢复包工制的舆论。这又如火上浇油,重新激起了工人们的斗争情绪。路局、国民党党部和理事会唯恐工人斗争再发,遂各派1名代表于4月11日抵包调解。中共绥远特委抓住机会,组织工人将代表们包围起来,由中共铁路支部的人出面提出“永远不恢复包工制”、“恢复失业工人工作”、“各开各支”、“改组理事会”等4条要求。工人们愤怒揭露段长的罪行,申诉4条要求的理由。三方代表在工人的围攻下,害怕事态继续扩大,于4月13日作出5项答复,满足了工人们的要求,斗争再次取得胜利。

罢工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,但刘仁等特委成员仍在认真总结了前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,提出了改进意见。4月30日,中共绥远特委在《绥远给北方代表最近工作报告》中说:“在以往及最近斗争中,特委仍然未能加进这些斗争,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,虽然有了胜利,但仅系铁路上少数同志的活动,支部在斗争中的核心作用甚少,故特委指示,应马上:(一)充实支部生活,分配支部同志具体工作;(二)设法成立各种群众组织;(三)成立工会委员会。”

中共包头铁路支部在特委的领导下,加强了对工人的团结和教育工作,使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团结斗争的必要性。1934年4月至9月,支部组织工人先后开展了反对平绥铁路局不合理的“新章程”的斗争;发动工程飞班工人要求增加加班费的斗争;发动工程、道班、木匠、擦车、煤台等单位工人要求减少工作时间的斗争等,均取得了胜利,提高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威信,增强了工人们斗争的凝聚力。

1934年6月至7月,包头铁路党支部在中共绥远特委的指导下,开展了改造原工会和建立赤色工会的工作。此时,包头铁路段工程处建立起1个13人的党支部,设立了4个小组,还建立起1个3人的支干会。8月13日,《中共驻北方代表给绥远特委信》中指出:“以党和赤色工会小组为骨干,团结黄色工会下的群众,在自己的周围建立平绥路包头铁路工人委员会,在这一基础上去开展平绥全路反对与瓦解黄色工会的工作,恢复与发展我们在五个城市(绥远、张家口、大同、平地泉、北平)中的工作堡垒,去争取平绥工人的大多数,这是摆在绥远党面前的战斗任务。”

根据中共中央代表的指示,中共绥远特委负责铁路工人运动的梁一鸣,具体领导了包头铁路党支部筹备组织党的外围组织——赤色工会委员会的工作。支部书记陈正平向梁一鸣汇报了工友们都想参加赤色工会的情况。梁一鸣一面向陈正平说明改造黄色工会既要进行斗争,还要注意团结大多数群众的重要性。同时,交待改造黄色工会、成立赤色工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。包头铁路赤色工会委员会在赤色工会小组骨干的带动下,很快组建起来。

1934年秋,上海铁路总工会派李某某(名不详)通过绥远特委接收了中共包头铁路支部。刘仁为李某某安排了住处,但特委的住处却始终未让李某某知道。1934年底,平、津等地的共产党组织遭受破坏,李某某叛变,敌人到处抓特委的人,都扑了空。

中共包头铁路支部在中共绥远特委的领导下,在包头制毯厂、电灯公司和洋车行工人中开展工作,其中,组织洋车行工人与车行老板的斗争甚有成效。

包头洋车夫约有300人,他们属于社会底层,劳累辛苦,挣钱少,深受车行老板的剥削和压迫。1934年6月,铁路党支部奉特委指示,派出党员深入洋车工人中,以铁路工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,团结斗争,夺取胜利为例,给洋车夫们讲解拧成一股绳,反对压迫剥削、同资本家进行斗争和争取工人应得利益的道理。洋车工人纷纷表示,愿意听从铁路工人大哥的指挥,与资本家展开斗争。

9月,由包头张厂发起,联络18家车主,成立洋车行,并订立了公约。公约规定,不许洋车工人欠车主的账;洋车被扣留或损坏,即将工人开除;中秋节放假由4天改为2天。车行的不合理规定,激起全体洋车行工人强烈反抗。中秋节这天,洋车行工人与铁路支部的党员召开秘密会议,统一思想,决定针对不合理公约,实行全体罢工。工人们成立了罢工组织,并开除了两个违反罢工规定的张厂车行工人。罢工斗争坚持了3天,车行数次派人与工人调解,答应撤销不合理公约,罢工组织才宣布复工。

这次罢工后,铁路支部从洋车工人中培养了3个积极分子,成立了赤色工会小组。

(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