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党100年·点亮包头红 | 第四期:《革命工作蓬勃发展——中共西蒙工委》

发布日期:2021年06月23日   作者:包头党史    来源:包头党史    【字体: 】  


有一种信仰,叫“共产主义”

有一种使命,叫“民族复兴”

百年征程波澜壮阔

百年初心历久弥坚

《建党100年·点亮包头红》

为您讲述

《中国共产党包头历史大事记》

革命工作蓬勃发展——中共西蒙工委》

图片

本期内容

图片

1930年3—4月,根据内蒙古西部地区大灾之年民不聊生、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情况,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组织召开会议,议定三项主要工作:一是继续选送青年去乌兰巴托学习;二是建立农会,发展会员;三是开展反锅厘税的斗争。


讲述人 : 包头市委党史研究室  崔汉苓



图片

△位于土右旗美岱召院内的乌兰夫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址


1929年,为了从多方面多渠道恢复内蒙古地区的党组织,加强对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,受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,由佛鼎、奎璧、乌兰夫组成中共西蒙工委,指定佛鼎为书记,奎璧为宣传委员,乌兰夫为组织委员,领导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革命工作。

中共西蒙工委成立后,经佛鼎、乌兰夫、奎璧、李森以及原在绥远的吉雅泰等人的努力,很快打开了局面。先后建立起了绥包之间由蒙古族聚居点作掩护的联络交通线,以及由包头召、美岱召等寺庙为掩护的联络线。中共西蒙工委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,积极联络革命同志,发展党员,培养干部。在石拐煤矿工人中发展共产党员,建立了6个党小组。同时,又与大革命失败后,隐蔽在土默特农村的共产党员贾力更、高布泽博等人接上关系,积极发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革命斗争。除此之外,还分批次护送高凤英、毕力格巴图尔、德力格尔森等蒙古族青年去乌兰巴托学习,这些青年后来大都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。

1930年,乌兰夫接任中共西蒙工委书记后, 深入农村秘密宣传组织农会。在农会带动下,各村统一抵制反动政府增加的锅厘税,把什村村民团结一致驱逐了强迫农民交税的官员。西蒙工委在美岱召召开了农会负责人学习会,总结反抗锅厘税的方法和策略。后来,又组织了几次反锅厘税的斗争,都取得了胜利。


图片

乌兰夫等同志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群众性的抗锅厘税斗争(情景再现图)


为了号召蒙古族人民群众团结起来,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,1931年7月,乌兰夫遵照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王若飞的指示,起草了《告土默特旗蒙民书》。并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,按照王若飞的指示,中共西蒙工委在包头建立一个以乌兰夫担任总站长的国际交通总站,负责中共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以及转送革命同志。另外,为了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,中共西蒙工委紧密配合中共绥远特委开展各项工作,在绥远特委急需经费时,总能给予无私的援助。

九一八事变后,国土沦丧、中华民族危在旦夕,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,中共西蒙工委也组织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。

1933年5月,乌兰夫、朱实夫赴张家口与中共河北前委联络,并积极促成了“老一团”等蒙古族地方武装参加了绥远抗战。7月,国民党41军开到包头后,乌兰夫进入部队政治部,给学生大队讲课,灌输抗日救国思想,有效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。1936年2月21日,在中共西蒙工委的领导下,云继先、朱实夫、云蔚率领千余名爱国官兵举行了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。


△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通电


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扩张野心,破坏了日本侵略内蒙古中西部的计划,鼓舞了全国人民御侮救亡的斗志,体现了中华民族武装反抗日本侵略、捍卫国家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意志。